2024年6月28日 星期五

Pink Faun I2S卡(上)

大概分兩篇
上篇:I2S介面介紹、Pink Faun I2S卡軟硬體面、PC組建
下篇:聽感、周邊搭配

自從入手HOLO泉3KTE之後
覺得沒玩I2S真的是心癢難耐
便開始研究這個為了滿足燒友而喪心病狂的介面

I2S介面簡介:
I²S或I2S/IIS(Inter-IC Sound 或 Integrated Interchip Sound)是一種數位音訊的介面標準
是設計用來在機內晶片間傳輸使用的(短距離傳輸)
I2S將資料訊號和時脈訊號分開傳送
可以達到極低的抖動(jitter)與失真
有利於機內電路設計
這種訊號也是DAC晶片直接接收的介面標準
於是有人在訊源與DAC分體的情況下
將訊源生成的I2S拉出機殼直接餵給了DAC
跳過了進行機外傳輸轉換成USB或是S/PDIF介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轉換失真
簡單可以理解成下圖
I2S的傳輸介面有HDMI、RJ45或是多組BNC等
各家無統一之外,內部pin out也沒統一
不過目前屬HDMI介面為大宗,pin腳數量多
可以實現LVDS差動傳輸訊號
進一步提升抗干擾能力與傳輸長度
pin out大致已有幾種規格化模式產生
目前比較新的DAC或是DDC通常支援多種模式切換
使用彈性比以前好很多

I2S訊號來源與接收:
先談接收部分
接收部分不外乎就是要有支援I2S輸入的DAC
I2S輸出的clock品質會是重點
不像USB可以依賴DAC本身clock
除非DAC接收後有升頻
不然基本上I2S給的clock DAC會照單全收

訊號來源部分
1.訊源直接輸出:
即串流機或轉盤直接輸出,例如
HOLO RED
Eversolo DMP-A8
Cocktail Audio X50D
HiFi Rose RS130 等
大部分樹梅派為底的串流機也都有做I2S輸出
2.DDC:
數位介面轉換器,例如
Audiobyte Hydra Z
Singxer SU-2/SU-6
GUSTARD U16
Denafrips GAIA 等
專職介面轉換工作,可從USB轉換成I2S
同步做地隔離、雜訊去除、reclock等工作
3.PCIe I2S卡:
安裝在PC主機板上使用PCIe通道的I2S卡
目前僅有荷蘭Pink Faun有做,直接由PC輸出I2S訊號
PC「直通」為我使用I2S的訴求,所以最後選擇了PCIe I2S卡

Pink Faun I2S卡:
硬體面:
使用PCIe 3.0 x1通道,電源不使用PCIe通道的電
必須外接使用板上molex或是後板DC頭(5525/5V max.3A)供電
規格上可以使用三種等級時鐘
1.TCXO(板載,不用加錢)
2.OCXO(+550歐元)(目前缺貨不提供)
3.Ultra OCXO(+1250歐元)
我購買的是OCXO版本
這張卡僅支援PCM輸出,最高32bit/192KHz,不支援DSD或DoP輸出
CPU與系統平台支援性:


這裡要特別注意,Intel CPU的環境下
想要裝roon rock、Daphile或是Volumio這種類Linux作業系統
使用這張卡都會有爆音問題
這裡算是我自己犯蠢,其實官網已經有寫
我還去寫信去問Josh,才另外得知這似乎是Intel CPU指令集或是架構的問題,暫時無法克服
發現的時候心算是冷了一半...
其他要注意的部分
這張卡的PCIe擋板有一點公差
在鎖殼的折彎處長度稍微不足
會導致PCIe金手指沒辦法完整插入主機板
我手上試過兩個殼都有一樣的問題
最後自己畫圖雷射了一個擋板


軟體面:
Pink Faun I2S卡是隨插即用
Windows與Linux皆不需要安裝驅動程式
Windows下沒有ASIO驅動,有支援WASAPI獨佔模式
剛裝上去會顯示High Definition Audio Device
建議重新命名才不會搞混
I2S卡適合的對象:
1.你不信任DAC的轉換晶片,DAC有支援且想改用I2S
2.主要玩NOS不玩升頻
3.沒有重度DSD需求
4.以PC為主要使用平台

PC組建:
原本的計畫是在簡化PC的環境下採用I2S卡
組建一個以roon rock或是Daphile為主的串流機
所以當時看上了華擎N100DC-ITX主機板(NAS妖板、台灣無上市)
板載Intel Alder Lake N100 CPU低功耗被動散熱
主機板又直接支援12或19V DC5525直接輸入
省去了搞模組線的煩惱,不料淘來了之後
才發現這張I2S不支援以Intel為CPU的類Linux作業系統
而AMD平台目前沒有這種類型的主機板
要搞AMD的話也只能循典型方式組裝一台
於是乾脆整組打掉重來,要玩就玩大的
訂了SOtM Q370主機板(僅主板)
搭配HDPLEX電供及模組線、全被動散熱
整台使用HYPSOS驅動,細部搭配如下:
 SOtM sMB-Q370(M-ATX)
  └8、9代Intel Core LGA1151v2 M-ATX規格
 Intel i5-9500
  └二手社團RMA新品
 Kingston FURY Beast DDR4-3200(2*16GB)
 Noctua NH-P1
 WD_BLACK SN770 500GB
  └系統碟
 SAMSUNG 980 PRO 2TB
  └資料碟
 HDPLEX 500W HiFi DC-ATX
  └DC in:Oyaide 4N 純銀 0.8mm(宇祥) 直入 HYPSOS
  └CPU EPS:ACROLINK 7N-D.U.C.C AC AWG16(自壓)
  └MB 24pin:Oyaide 3398-18(自壓)
  └自製3mm鍍鋅鋼板轉接板(ATX鎖孔轉HDPLEX鎖孔)
 MONTECH SKY ONE MINI
  └M-ATX緊湊設計、剛好塞的下NH-P1,側板對調協助被動散熱
 Pink Faun I2S
  └諾恩Ultra2DC
  └FARAD SUPER3 5V




 


Q1:都用HDPLEX電源了怎麼不直接用他們家的無風扇殼
A1:分立熱導管的設計未來有硬體變更的時候會很麻煩,再來就是我實在懶得每個導管都要擠散熱膏

Q2:SOtM主機板架構有點年代,論聲音與現在主機板比起來如何
A2:8、9代說新不新、說舊不舊,作獨立音響系統使用,也沒有要升頻,其實找CPU比較難一些,這張主機板各有2個M.2 M key 2280與E key 2230,也有HDMI與DP各一組,通道算是給得很足也跟得上時代。目前剛上機不到一週,聲音表現會在下篇分享,另外倒是有一點可以提,之前I2S卡是安裝在GIGABYTE B760M GAMING X DDR4這張主機板上,搭配i3-13100,包含電源配置幾乎與上面一樣,奇怪的是安裝完系統之後只要移動滑鼠在機殼外都可以聽到高頻電流聲,試過一般ATX與HDPLEX電供都會有,不過換成SOtM之後電流聲就神奇的消失了,應該是SOtM主機板在各元件之間的給電品質比較好

Q3:全被動散熱發熱量如何,功耗如何?,搭配HDPLEX電供的情形線電能負擔整台電腦?
A3:播放軟體使用TuneBrowser,安裝精簡版WIN10,砍過處理程序約45個,播放時CPU負載約3%,NH-P1可以說是穩穩壓著,房間不開冷氣NH-P1溫度是比手掌還低的,HYPSOS設定24V,從面板觀測功耗只有10~12W,比想像中低很多,安裝系統時也頂多衝到60W左右,依HYPSOS的spec,13.3V以上最大80W、瞬間可承受9A電流,CPU選擇TDP65W基本上用HYPSOS單吃沒問題,線電的搭配簡單比較過HYPSOS與KECES P14,雖然HYPSOS的4TSD不確定能不能在HDPLEX上生效,但是開啟之後整體的景深與動態上都比P14好,聲音活潑許多